医院动态

了解医院最新资讯

有一种温暖叫“信息工程科”大家庭 | 闻机起早保运维

作者:刘智敏 来源:刘智敏 发布时间:2021/2/10 14:16:56

      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推动医疗行业创新技术和医疗信息化发展的本质源泉。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更精细化、科学合理的管理决策,无一不需要信息化的支撑。而更好的信息化服务,功能复杂强大的医疗软件,必须依赖于高技术水平的HIT工程师队伍。全年36524小时安全稳定的系统运行环境,更是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

      岁末,作为医院的信息人,系统的运行稳定,便是最大的宽慰。面对日益严峻的安全态势,医院信息工程科不仅要时刻绷紧网络安全这根“意识弦”,能力提升也已迫在眉睫。打造并守护“固若金汤”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工程科“保基本”的重点工作。系统运行稳定,是医院信息工程科工作的第一追求。

      回顾一年,很多点滴,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或许是因为曾经经历,因为曾经为其“牵肠挂肚”、“殚精竭虑”。更多的,是因为有这么一群一起走过的伙伴,一起奋斗的“战友”。


叶益鹏

      我们科室里年龄最大的,大家包括我在内,都亲切地称呼他一声“鹏哥”,这句称呼包含着很多责任和担当,医院的信息安全重担都落在他这位“老黄牛”身上。多少次上架、升级、割接,犹如“打怪”,直至搞定终极大Boss。无论几点,随叫随到,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清晰地记得有次景山停电,超过预期还没来电,尽管预备了发电机,我们还是不心安,没等我说出口,鹏哥直接凌晨一点赶往了景山机房。

 


杨梦依、周智文

      巾帼不让须眉,孩子还只有九个月大,每次的升级、割接从不缺席,工作严谨,应急预案做足了准备。还有随时候着的周智文,弱电井整理时忙到凌晨三点多,第二天照常出现在工作岗位上。而这些,若不是此刻我在回顾,也鲜为人知。如果偶尔的一两次加班,大家或许不以为然,然后对于基础支撑的这些工作,为了不影响白天的系统运行,我们往往都是选择在凌晨工作。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基础支撑才能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为前台运行的系统做到“保驾护航”。

 

周嗣

      我们的软件组组长,对于一些难度大的问题,他总是责无旁贷的承担起重任。为配合医保新规,医保收费规则重新梳理的重担落在他的身上,加班加点,腰椎间盘突出。我笑称:你这也是工伤。

 

郑俊祥

      被推选上了今年的年度先进员工,这一荣誉,他当之无愧。作为一名软件开发工程师,能够一直深入一线了解需求,对于系统不断精益求精,体现了一名软件工程师的追求和本色。放射科的PACS系统在他的手里彻底解决了传输慢、卡顿的原因,而这并非一朝一夕简单的判断出来的。几乎每天都是七点才下班回家,他说这时候开发思路更清晰,效率更高,上班时间各种电话,不能安静思考。通过他的工作记录,我能很清晰的知道他的工作状况。能常年这样,实属不易,我基本没看到他提交加班单。在接下来的医院十大行政后勤评选中,希望大家能投他一票。

 

王坚

      日常护理相关软件的运维以及需求全靠他支撑。护理的需求在全院排名是最多的,除了做好工作,良好的沟通能力也尤为重要,面对各类需求纷至沓来,快速部署、快速上线已成常态要求,这对医院信息科而言,是考验与挑战,短平快,或将成为未来医院信息科的工作新常态。而他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多个系统同时上线,也做得游刃有余。


      当然,一年来的感动还有很多,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包括我的搭档陈久恩,科室里能圆满完成一年的任务,也是我们良好配合的体现。“心在一起才叫团队”。

      年末的档口,唯愿一切稳定,不宕机,应该是所有医信人的心声吧!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医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标2011022800010号 浙ICP备15041147号-1 浙ICP备15041147号-2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