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雪节气刚过,气温初降,由温州市中医院妇科主办的《复发性流产中西医诊治进展》继续教育班于12月13日在将军大酒店如期举行。会议由温州市中医院妇科卢亦彬主任中医师主持召开。
会议诚邀温州市中医院院长朱文宗为大会致辞。朱院长首先介绍了温州市中医院的历史和发展,并介绍了温州市中医院妇科的概况,对于中西医联合治疗复发性流产这一议题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见解。
上午第一位讲者是省国医名师马大正,马老通过对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三篇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复发性流产中如何运用活血化瘀药物”这一未解的妇科命题。他指出由于妊娠禁忌,仲景的观点未被后世医家广泛采用,但古籍记载证实,只要病证相符,妊娠早期大量应用活血药并不会导致流产。妊娠期使用活血化瘀药物虽与传统保胎方法相悖,但较之西药仍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应用于临床。
第二位讲者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刘湘源教授,由于会议时间冲突,他不能亲临现场授课,于是特意录制了视频,供大家学习。他以一例不典型的产科抗磷脂综合征病例为主线,介绍了免疫性不良妊娠实验室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处理方案。其讲解深入浅出,让在场的妇科医师们学到了实用的免疫学知识。
第三位讲者是来自杭州市中医院专家、浙江省名中医陈颖异,她为我们带来的讲座是《膏方在复发性流产中的运用》。膏方起于汉唐,盛于明清,广泛用于健康调理,美容养颜,补肾助孕。膏方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需要,求子的需要,也同时是市场的需要。陈主任从两个典型病例出发,分享了她个人应用膏方调治复发性流产的宝贵经验。
上午的最后一位讲者是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温州市名中医陈浩波。陈院长对2020年最新的《宫角妊娠诊治专家共识》进行了解读,分析了宫角妊娠的原因、分型、症状、治疗,强调中医治疗要活用理气药与补气药,助孕卵移行,改善患者预后,并介绍了典型病案供大家学习。
下午温州市中医院妇产科主任孙云首先为大家授课,内容是《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与复发性流产》。多囊卵巢综合征作为高度异质性、进行性加重的疾病,虽不能治愈,却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达到良好的状态,患有PCOS的复发性流产患者,也可以顺利妊娠。
卢亦彬主任中医师的题目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不理想的应对策略》,她带我们温习了HCG的临床应用、上升规律与监测意义,提出了HCG的应对策略:早发现、早监测、早治疗。首重病因筛查,查找原发病、并发症,边查边调整治疗方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永嘉县中医院林霞为我们带来了《复发性流产的孕前调理》,她从专家共识与指南两方面逐一分析了流产的病因,通过列举卵巢功能低下、不孕症、高睾酮血症等典型病例,阐述了中医妇科脏腑辨证、周期治疗、分病论治的传统理论,也分享了临床上独到的用药经验。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胡慧娟分享了妊娠合并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两个典型病案。她认为,部分血性激素上升偏慢,HCG高峰低,孕囊偏小的病例,并不意味着要放弃保胎,许多人也有很好的妊娠结局。受孕后积极监测和治疗,及时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也是《景岳全书》“预培其损”思想的很好体现。
温州市中医院妇科副主任、副主任中医师胡欣欣也分享了她对于复发性流产的诊治体会:要从解剖、染色体、内分泌、免疫、血栓、感染等诸多因素去考虑,重视病因学诊断,孕前调理与孕后保胎两手都要抓。她介绍了马大正主任当归芍药散加味与封闭汤两首经验方,认为医师不应受妊娠忌讳所局限,妊娠期温阳、活血化瘀、行气、通下的药物,有是证便用是药。
温州市中医院陈祥艳副主任中医师带来的内容是《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在复发性流产中的应用》,免疫球蛋白在防御感染与免疫调节方面的治疗作用巨大,但由于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临床使用并不广泛。目前可以用于反复移植失败或复发性流产合并免疫因素患者的二线治疗。她回顾了国内外的文献研究资料,总结归纳出IVIG的用药时机、剂量及给药频率等知识点,角度新颖,实用性强。
在热烈的掌声中,本次继续教育培训班迎来了闭幕式。会议共有来自省内外100余名学员参加,会场学习氛围浓厚,大家认真聆听、积极提问,共享一场学术交流的盛宴。最后,孙云主任上台发言,再次感谢不远千里而来的同道们,感谢会务组的辛勤付出。会后,所有与会人员合影留念,会议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