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宋丰军、李灵浙
来源:院办
发布时间:2018/7/3 10:57:39
7月1日,由我院针推理疗科举办的2018年市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温州市三伏穴位贴敷疗法(冬病夏治)标准化方案培训》在金银岛大酒店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原校长王华博士,温州市卫计委中医处杨乡雪处长,我院王庆来院长等领导和嘉宾,还吸引了全市各地约400余位医疗同仁参加,整个会场座无虚席。

此次继教班的主题是在中医药“治未病”理论指导下,探讨在三伏穴位贴敷疗法(冬病夏治)方面,从药物的选择、制剂、穴位的选择、敷贴病种的选择应用、适应症、禁忌症、敷贴的注意事项等,形成统一的标准化方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温州地区推广三伏穴位贴敷疗法(冬病夏治),形成温州特色。

会议开始之前,温州市卫计委中医处杨乡雪处长做了重要讲话,杨处长指出:“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继承中医、发展中医是每位当代中医人的使命和责任,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非常有特色的治疗方法,不仅反应了中医的治未病特色,同时也赋予的特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因此,传承和打造具有温州地域特色的三伏康养特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举办这个培训班,规范温州的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显得非常及时及必要。”

随后,我院王庆来院长致欢迎词,对与会的领导、嘉宾和来自各地的医疗同仁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我院及针推理疗科的发展情况及冬病夏治的背景、发展、意义。

三伏穴位贴敷疗法(冬病夏治)是利用三伏天期间外界阳气最胜,通过外用药物或其他的方法,来激发体内的阳气,培本固元,以驱散体内未退之寒邪或伏藏在体内的痰瘀湿浊,恢复阴阳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是以治病和治未病为一体的非常有特色的择时治病。

王华教授在会议上做了“针灸治未病研究——从理论到实践”的学术报告,王教授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的发展趋势深刻地剖析了治未病的概念,提出“治未病,中医学之本位,反映出中医学本质特征,定位于中医学最高境界;治未病之于现代医学,反映医学本质,有利现代医学本位的回归,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激励着中医人永恒追求”。“针灸,治未病之先驱,其起源远古,促进人的健康;顾护人的本能,顺应人的本性;作用经络腧穴,激发人体潜能;双向良性调节,防治作用独到;应用手段多样,操作方法简便;几无毒副作用,终生受益无穷”的特点,展现其在当今医学中的独特魅力,而造福于全世界人民。


从理论到实践,王教授详细的介绍了他与他的团队这些年在治未病方面所做的一些成绩,在中医针灸早期诊断方法和技术的创新;疾病发生及其传变规律的科学把握;针灸最佳介入时机的确定和选择;强壮要穴具有保健作用的科学依据;腧穴配伍增效作用及其效应机制;针灸方法的正确选用与传承创新等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深入的剖析了“双固一通”、“标本配穴”的内涵,即将具有固护先天之本(肾)和后天之本(脾胃)的强壮要穴与具有疏通经脉以通泻病邪的常规用穴进行配伍,辅以适当的针灸技术,以改善患者体质和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并详细了“双固一通、标本配穴”在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糖尿病胰岛抵抗、慢性心肌缺血效应、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组织沉默信息调节因子相关酶及核转录因子、过敏性接触性皮炎等方面的临床治疗效应。

我院王庆来院长做了“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浅析适时养生及用药”的精彩演讲,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历代医家对养生名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观点及认识,并提出了自己对千古养生观点的看法,认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实质上强调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顺势养生原则,强调了养生在于顺应自然之道, 需要适时调整生活方式以保持与大环境气机变动的协调一致;“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实质在于固阳,对于当今“阳虚者十之八九”的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他还详细地解释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对临床谴方用药的重要指导意义,并提出如何利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来指导中医适时养生。

在随后举行的讲座上,我院刘刚主任、吴惠明主任、郑士立主任、宋丰军主任、宋晓红主任、胡欣欣副主任为参会的同仁们作了精彩的专题讲座。主讲者详实生动的案例分析、风趣幽默的语言把看似枯燥单调的专业知识讲座变成了一场丰盛的学习盛宴。






此次市级中医药继教班的成功举办,展示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璀璨夺目、博大精深,让人受益匪浅。我院针推理疗科将持续全面改进“硬件”、“软件”、“管理”质量,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优质化、标准化的服务。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医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标2011022800010号 浙ICP备15041147号-1 浙ICP备15041147号-2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