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玮
来源:
发布时间:2017/1/24 10:21:36
2017年1月24日上午,交班后,我院19楼神经内科病区上演了温暖人心的一幕。在病区胡万华主任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为一位困难患者慷慨解囊,踊跃捐款,用仁爱之心、仁慈之举为患者搭建康复之桥,这情真意切的场面如冬日般温暖了人心。

当医护人员将筹集的爱心款交给16床患者的时候,这位患者留下热泪,泣不成声。看到如此场面,在场所有的医护人员有感于心,无不为之动容。

缘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2017年1月20日,温州市中医院门诊,两位建筑工人送来一位“言语不利,右侧肢体无力3小时”的老汉。神经内科赵娜医师接诊,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病情危急,需马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如治疗不及时,患者将会面临下半辈子不能说话,瘫痪在床的危险。然而陪伴他的只有两位工友,患者家属远在安徽阜阳。
为挽救患者的生命,溶栓小组赵娜医师不顾9月身孕,上下奔忙,多方联系,勇于当担,当机立断,科室开通绿色通道,为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天道酬勤,患者疗效显著,溶栓后肌力从0级变为4级,其有机会恢复如常人,不用过着下半生屎尿在床的生活。
悲悯:母兮生我,父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患者姓王,61岁,安徽阜阳人,丧偶20余年,独自一人抚养4个子女长大。现儿子在阜阳老家打零工,收入微薄,三个女儿已出嫁,均为家庭主妇,家境贫困。老王独自在温务工,是葡萄棚工地上的一名建筑工人,年逾花甲,仍肩挑重担,默默支持着这个困苦的家庭,这是一位质朴、勤恳、坚韧的父亲。但是由于经济原因,患者及家属决定放弃后续治疗,放弃眼前的康复机会。
真情:一人向隅,满座不欢,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我们医护人员都明白,中风病溶栓后恢复如此,实属难得,多少患者挥金如土仍无力回天。人心向善,情何以堪。我们如何忍心看着一位如此坚毅、辛劳的父亲在病床上度过自己的余生。
当得知患者家庭情况以后,主任及护士长决定,为其减免治疗费、理疗费,康复技师主动提出免费为其进行康复治疗。科室医护人员发自内心地尊重这位勤劳的父亲,在查房和护理时总是格外细致认真,抱以春天般的温暖微笑,表扬和鼓励王老汉进步,助其重拾生活信心。
为了让患者能够进一步接受后续治疗,让他像常人一样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胡万华主任带头发出倡议,向王老汉发起爱心捐款。神经内科1病区医护人员纷纷响应,踊跃捐款,于是才出现了开始那感人的场面。
合欢:辞旧迎新,合家团聚,欢天喜地,万家安康
新年将至,年味益浓,大家都忙着置办年货,沉浸在祥和的节日气氛之中。但我们医护人员仍然奋战一线,守护着患者的安康,也用自己至真至纯的悲天悯人之心温暖着每一位病人的心灵。
借助网络的力量,医院及朋友圈里的爱心人士仍在接力,截止到发稿前,爱心人士已为王老汉捐款共计6400元。除捐款外,还有不少爱心人士专程为王老汉送去了生活用品,聚沙成塔,收获希望,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医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标2011022800010号 浙ICP备15041147号-1 浙ICP备15041147号-2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