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了解医院最新资讯

深静脉血栓

作者:预防保健科 来源:预防保健科 发布时间:2021/5/20 15:11:21

一、概念: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堵塞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疾病。

二、常规护理:1、病室安静、整洁、减少不良刺激,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气血运行及疾病的康复。

2、饮食宜清淡,忌食油腻、辛辣等食物,进低脂且富含纤维素的饮食,保持大便通畅,减少用力排便而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3、为防止出血,减少穿刺次数,穿刺后静脉局部加强压迫5分钟,动脉穿刺后压迫10~~15分钟。

4、说服患者严格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强烈收缩,指趾皮温降低2.5~3.5摄氏度。

5、注意患肢温度、皮温及肿胀程度。急性期每日测量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并与前日记录和健侧周径相比较,以判断治疗效果。如患肢高度肿胀、皮肤苍白或呈暗紫色、皮温降低、足背动脉搏动消失,说明有发生股青肿或股白肿的可能,应立即通知医师紧急处理。

三、平卧位疗法护理: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10~14天,患肢抬高,高于心脏水平20~30cm,待血栓机化粘附于静脉内壁,以防栓子脱落引起肺栓塞。膝关节屈曲15度,使髂股静脉呈松弛不受压状态,并可缓解腘静脉牵拉。避免膝下垫枕,以免影响小腿静脉回流。

、用药护理:1、每次使用抗凝药物前,应测定出凝血时间;使用抗凝剂后,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2、溶栓药物的化学性质大多不稳定,制作均为干燥结晶体,溶解后于常温状态下很容易失去活性,因此应选用新鲜溶液,现用现配。

3、穿刺患肢浅静脉,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阻断浅静脉血流后,用输液泵持续滴注溶栓药物,四、肺栓塞观察:可使溶栓剂流经血栓表面,效果更好。

血栓机化的过程一般需2周左右完成,而静脉血栓的附壁性在1~2周内最不稳定,极易脱落,因此在血栓形成后的1~2周内及溶栓治疗早期,应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过大,禁止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

五、肺栓塞典型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但有时肺栓塞症状并不典型。对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紫绀,高度提示肺栓塞,应立即使患者平卧,避免做深呼吸、咳嗽、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积极配合抢救。

六、深静脉血栓预防:卧床期间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护士进行指导、监督并检查病人的活动情况。定时更换体位,1~2h/次,膝下垫枕,避免过度屈髋,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及咳嗽,需长期输液或经静脉给药者,避免在同一部位、同一静脉处反复穿刺,尤其是使用刺激性药物更要谨慎。尽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最有效措施。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医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标2011022800010号 浙ICP备15041147号-1 浙ICP备15041147号-2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