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完宝宝后,医生护士都会叮嘱产妇要尽快排气,防止肠粘连。剖宫产术后由于肠蠕动减弱,妈妈们会出现腹胀的情况。通常需要经过24~48小时,肠道功能才会逐渐恢复。
剖宫产术后如何尽快排气?
1、尽早下床活动
尽早下床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利于术后尽早排气。产妇剖宫产24小时后,可以根据自身体力情况,在家人的帮助下,适当站立一会儿或轻走几步,一天可以走3到4次,这样可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不过,也有产妇第一次下床时会出现“眼前发黑”、“眩晕”等低血压的表现,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床上半坐一会,适应一下体位的改变后,再在家属的帮助下慢慢下床活动。
如果体力不佳,可先选择在床上活动,如多翻身等,这样可有利于排气,同时还可以防止肠粘连。
2、采用胸膝卧位进行锻炼
宝妈双膝跪在床上,呈跪伏姿势,两手平贴在床面,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胸与肩尽量向床面贴近,脸部朝向身体一侧,双腿弯曲,让大腿与床面垂直。
膝胸卧位可使腹部悬空,增加肠管所占的空间,减少肠间挤压,同时由于肛门解剖位置及气体向上的原理,使气体更容易排出。
3、轻轻按摩腹部
可指导产妇轻轻按摩腹部,每2~3小时按摩一次,每次10~20分钟。这样做不仅可以促进肠蠕动,还有利于恶露的排出。
4、热水泡脚
术后6小时就可进行热水泡脚,从中医上来讲,泡脚对人身体有许多好处,脚底有个足三穴,是胃经的合穴,可以助消化,治疗腹胀、便秘等等。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找到这个穴位,因此可以利用热水泡脚的方式,刺激足底穴位,加快血液循环,达到排气的目的。
5、嚼口香糖
研究人员综合分析涉及3000多名产妇的17项研究,发现一些产妇在剖宫产后2小时内嚼口香糖,一天嚼3次,每次15至30分钟。结果显示,嚼口香糖的产妇第一次排气时间为大约术后23小时,比不嚼口香糖的产妇平均早6.5小时。嚼口香糖是利用“假饲”原理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
6、使用相关药物
长时间没有排气并伴有腹胀的产妇,可以通过口服促进肠蠕动的药物改善腹胀情况。
剖宫产术后的饮食管理
1、剖宫产后6小时严格禁食
产妇在剖宫产后,一般需要6个小时的严格禁食。因为刚手术完,麻醉药效并没有完全消除,此时进食,容易导致产妇呛咳等情况的发生。
如果实在口渴,妈妈们可以喝半勺水来缓解,但不要大口吞咽。
2、剖宫产后6-8小时可流食
剖宫产后6-8小时,虽然妈妈还没有排气,但是医生可能会告诉你,可进食米汤等清淡易消化的流食。但是,产妇要注意,避免食用不易消化及产气类的食物,如牛奶、豆浆等。
3、剖宫产后排气后仍需注意饮食
产妇成功排气后,可以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在排气后的1-2天,妈妈可以继续食用蒸蛋羹、稀饭、面条等半流食食物过渡,之后再开始正常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