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忌大补
虽然说秋天要贴秋膘,以大量肉食补充整个夏天人身体的损耗。但是,末伏天气依然很热,过量进补,会导致脾胃失衡为秋冬身体埋下隐患。此时进补,以温补为主,切忌大鱼大肉。可多吃优质蛋白,少吃油脂。适量进补,可以喝点牛肉汤、老鸭汤。饮食宜以健脾祛湿、益胃生津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可以降暑祛热,补充体内维生素和矿物质,起到清火解毒的作用。脾胃较弱的老年朋友,不妨多吃点山药、丝瓜、冬瓜、茄子等。
(二)忌食瓜
俗话说秋瓜坏肚。主要是因为西瓜性凉,末伏早晚天气转凉,所以要少吃或者不吃瓜。伏以清补为主,凉性食物尽量少吃,以免损伤阳气。可以适当多吃些应季水果,比如葡萄、苹果、梨等。
(三)忌吃辣���️
忌很多人夏天胃口不好,喜欢拿辣椒来开胃。但是秋天之后,天气明品干燥起来。秋燥易伤肺,如果吃辣太多,冬天很容易咳嗽不止。可多食酸、甘味食物,佐以苦味食物。多喝水,多吃梨,防燥又养肺,才能保持身体健康。身体健康。
(四)忌贪凉
末伏取凉要有节制,不要吃太多的冷饮,不要猛吹空调,避免损伤脾胃阳气,积聚湿寒。
开窗注意穿堂风,南北通透的房子,晚上睡觉一定要注意关掉一侧的窗户,避免温差过大带来的感冒。
(五)忌不开窗通风
末伏秋老虎余威还在,很多人喜欢在室内开一天空调。这样很容易造成室内空气污染,滋生病菌。时间久了,人很容易生病。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次以上,每次15-30分钟。同时定期更换空调过滤网,避免空气二次污染。
(六)忌晨练
一方面,是植物呼吸作用强烈,早上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晨练有害无益;
另一方面是天气炎热,老人血压升高,在早上五点到十点,是一天之中血压最高的时刻。此时锻炼身体,很容易发生危险。对中老年人而言,傍晚时分,找一些不太剧烈的运动,比如散步,锻炼到微微出汗即可。
(七)忌大喜大悲
未伏天气炎热,人的脾气难免暴躁。冲动之下,很容易酿成灾祸。所以必须注意调控精神,控制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早起、沉思、打坐等调理精神,有意识地保持愉快
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心神沉静,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失控、烦躁,心灵经常与清静为伴,这样健康就能获得保证,生活才会变得轻松。
(八)忌熬夜
春困秋乏。此时熬夜会加剧肠胃负担,造成脾虛。所以秋天要早睡早起,中午适当午休。睡前不要喝茶,不要生气,不要进食,以保证睡眠质量。
(九)特别留意心梗 脑血栓
气温高带来不少问题,一方面是人体能量消耗大,免疫力下降,老年人容易中暑;另一方面,心血管负担增加,本身有心脑血管问题的中老年朋友就要特别留意小心诱发心梗、脑血栓等疾病。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因此在这个时节中老年朋友尤其要注意适当吃有滋阴功效的食物,如秋梨、莲藕、百合等,少食辛辣伤阴的刺激性食物。
(十)谨防面瘫
秋风又被称为“邪风”“贼风”,末伏这段时问如果过度吹风,一旦体内正气不足,或者长期以来特别疲劳、压力大等积攒的问题比较多,常常会导致面部神经麻痹,严重时嘴歪眼斜。
因此建议在“秋老虎” 这段时间,一定要少吹凉风,让身体自然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