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念:就是用伤湿止痛膏(或云南白药膏等)粘贴人体经络和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利用药膏内含的中医成分来刺激穴位,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是在中医经络、穴位疗法的基础上探索发展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法。
材料:使用可起到活血化瘀,止痛除湿的胶布、止痛膏即可。肉色(浅棕色)效果好。刺激性不要过强,芳香族药物为佳,如麝香膏,云南白药膏,通络祛痛膏(羚锐牌),狗皮膏等。
优缺点
优点:简单、起效快,人人可用,时时可用,无毒副作用。
缺点:公共场合不美观,有毛发部位不适宜,脂肪肥厚或肌肉发达的部位效果不明显。
有效部位
头面部为最有效部位。因为头部是“诸阳之会,百脉之宗。”
手、足部为重要部位。反射区理论,皮肤较薄。
躯干的胸、腹部为显效部位。
常见病穴位治疗
感冒初期,咳嗽
穴位:迎香、太阳、劳宫、印堂、少商、鱼际、列缺、孔最、曲池
方法:一厘米的小方块胶布,10—12小时取下,隔一天按原穴位在贴一二次。三次康复。
头痛:印堂、太阳、合谷、劳宫、神门、涌泉、足三里 六次痊愈
胃痛:四缝(手指近掌关节处),中脘,镡中,足三里,手三里
呕吐:内关、天枢(平脐中,距正中线2寸)
咽喉痛:涌泉、百劳(第一颈椎旁开一点五寸)、肺俞、天突、大椎、合谷、印堂、鱼际、列缺、孔最、曲池
咽炎:合谷、鱼际、天突、大椎
鼻炎:印堂、迎香、内关、大抒、风门。(肺俞、膏盲、脾俞、肾俞症状重时用)
鼻出血:太冲、商阳、迎香、孔最、
牙痛:颊车、印堂、合谷、劳宫、十宣、手上牙痛反射区
口舌疮:兑端、地仓、中腕、足三里、印堂、承浆
打嗝:印堂、天突、檀中、中腕、劳宫、足三里、地仓
神经衰弱:人迎、复溜、膏盲
便秘:热水泡脚后,涌泉、照海、脚底1/4近后跟处长条
耳鸣:听会、中渚、侠溪
前列腺炎:印堂、气海、关元、肾俞、三阴交、涌泉、足三里、血海、小指三道缝下
脚气:先用小块脱脂棉放到脚趾缝,再用长方块贴脚趾尖的气端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