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8日至3月2日,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主办、温州市中医院协办的“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体态干预师培训”在温州市中医院圆满落幕。本次培训旨在为社会培养一批具备专业体态干预技能的专项人才,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高度认可。
温州市中医院康复科派出多位资深专家组成讲师团队,凭借扎实的临床经验和创新技术,为课程注入了丰富的实践内涵,成为此次培训的重要亮点。
康复治疗部主任章国伟在“常见姿势问题与疼痛评估调整”系列课程中,通过基础理论讲解与真实病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了下肢及足踝体态矫正的核心技术。学员们纷纷表示:章主任的课程逻辑清晰,手法娴熟且操作规范,对临床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委派的朱老师带来了“全身正确发力认知及功能串联训练法”课程,帮助学员掌握步态与躯干动态调整技巧。朱老师以生动的实操演示吸引了全场学员,现场气氛热烈,学员们积极参与互动。
陈宁宁老师主讲的《青少年脊柱侧弯的评估与治疗》专题课程连续开展四场。她结合影像学资料与手法演示,系统解析了Schroth体系在青少年脊柱侧弯治疗中的阶梯式方案。学员们对“从评估分型到治疗”的完整教学链条印象深刻。一位来自湖北的学员表示:这项技术填补了他们当地空白,受益匪浅。
毛显禹老师重点介绍了体态相关的循证医学证据,并分享了如何综合运用临床技术提高临床疗效及操作规范性要求。陈双钱老师在胸椎与腰椎调整课程中,以功能性训练为核心,结合手法治疗,现场指导学员如何区分神经根型腰痛与椎间盘型腰痛,并演示了改善脊柱稳定性和灵活性的方法。吕巧婧老师详细讲解骨盆生物力学原理以及常见骨盆姿势异常,强调姿势呼吸与疼痛的相互影响,并且手法 演示基于MET理论的骨盆调整的技术。林定艺老师从颈椎和肩周解剖,生物力学开始讲解到常见肩周颈椎不良姿势体态的主要调整手段,并手法演示改善翼状肩胛以及颈椎过度前倾的评估矫正方法和注意事项,演示了“肩颈联动调整法”和肌内效贴布的使用方法。
本次培训吸引了来自湖北、广西、厦门、广州等地的学员,涵盖临床医生、中医师、康复治疗师及体育教师等多领域专业人士。学员们普遍反馈,培训内容规范实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远超预期。课程体系全面,从颈椎到足踝的体态评估、功能训练,到青少年脊柱侧弯的专项治疗,为学员提供了系统化的学习体验。
通过权威机构与临床专家的深度合作,本次培训不仅推动了体态干预技术的规范化发展,也为深化“体医融合”探索了实践路径,树立了行业标杆。温州市中医院将继续深化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合作,依托医院国家重点专科康复科的学科优势,为青少年脊柱健康事业注入更多创新力量,助力全民健康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