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树立正确政绩观是每一位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这不仅关乎个人品德与能力的塑造,更直接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必须从深化政治监督、强化实绩监督、细化日常监督三个维度出发,全面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与管理,确保每一位干部都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高质量监督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政治监督,确保政绩观方向正确。政治监督是确保干部政绩观方向正确的关键。组织部门应建立健全政治监督体系,加强对干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的考察与监督。通过定期开展政治谈话、政治体检等活动,引导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干部队伍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对政治立场不坚定、政治表现不合格的干部,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处理,确保政绩观的方向始终正确。
二是强化实绩监督,检验政绩观实践成效。实绩监督是检验干部政绩观实践成效的重要途径。组织部门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实绩评价体系,将干部的实绩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地考察、群众评价、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干部的履职情况和工作成效。对实绩突出、人民群众满意的干部,要给予表彰和重用;对实绩不佳、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干部,要进行提醒和帮扶。通过强化实绩监督,推动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三是细化日常监督,巩固政绩观长效机制。日常监督是巩固干部政绩观长效机制的基础。组织部门应建立健全干部日常监督机制,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日常考核和日常监督。通过开展谈心谈话、家访慰问、提醒函询等方式,及时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和生活状况。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同时,要加强对干部八小时外的监督,关注干部的社交圈、生活圈和朋友圈,确保干部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通过细化日常监督,推动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形成长效机制。
总之,树立正确政绩观是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组织部门要从深化政治监督、强化实绩监督、细化日常监督三个维度出发,全面加强对干部的监督与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