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讲究“四诊合参”,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通过观气色、听声息、问症状、摸脉象找准病根,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最终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中医四诊沿用至今,是中医诊断疾病和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但其作用和影响不止于此。新时代、新征程、新任务引发的新问题,同样需要积极钻研、勇于探索,通过“望闻问切”找准“病因”,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解决问题。
勤“望”民情,把准调查研究方向。掌握实情是做好调查研究的必备因素,如果调查研究只浮于表面,领导隔着办公室玻璃窗、隔着车窗玻璃指点江山,如何能洞察其背后暗藏的点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经常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在调查研究时,要走出办公室,走到基层单位,关注浮水问题,也要聚焦潜水问题,确保问题发现全面、实情掌握精准。
常“闻”民意,倾听基层群众所需。纸上得来终觉浅,党员干部必须躬身基层、深入一线发现问题,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才能真正找到民瘼所在、民忧所系,要沉到一线,开展深入调研,才能了解群众所想所急所盼,才能号准群众需求的脉搏。而在聆听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摆正心态,透过小矛盾、小问题、小风险,挖掘背后隐藏的大矛盾、大问题、大风险。
详“问”民策,寻觅办实办好良方。人民是党的根基,党员干部要练就火眼金睛,问计于基层,问计于人民,厘清肌理、剔除无关,看清本质、抓住关键,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归纳整理、提炼综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着力为群众疏堵点、解难点、除痛点,想方设法、出谋划策,摒弃官念、放下架子、迈开步子、甩开膀子,真正读懂群众需求、感受群众难处。
巧“切”民忧,解决急难愁盼症结。找到痛点堵点难点,对症下药,切准命脉,谋好群众之利。党员干部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本领,深入人心,切实做到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要实打实地抓整改,硬碰硬地对顽症开刀、对痼疾开战,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在解决问题上让群众满意,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