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预防保健科
来源:预防保健科
发布时间:2022/3/4 14:26:00
第一,均衡膳食,选择富含钙、低盐和适量蛋白质的饮食结构。
成人每日元素钙的推荐摄入量为 800 mg,推荐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 0.8~1.0 g/kg,并每天摄入牛奶 300 ml 或相当量的奶制品,也可以多吃绿叶菜和豆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此外,还需要关注膳食中的维生素 D。如果日常膳食中无法获得充足的钙质和维生素 D,可以选择钙剂和维生素 D 补充剂进行补充。
第二,就是戒烟限酒,避免过量饮用咖啡及碳酸饮料。
第三,适量运动、接受日晒。
适量运动不仅可以使骨骼更强壮,而且,户外运动还可以增加皮肤暴露在阳光下的机会和时间,促进体内合成维生素 D。
如果已经发生了骨质疏松症,除了饮食和生活方式调整之外,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抗骨质疏松症药物可以增加骨密度,改善骨质量,显著降低骨折的发生风险。常用的药物包括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其他机制类药物(活性维生素 D 及其类似物、维生素 K2 类、锶盐等)。
中青年本应是骨骼最为强健的阶段,但如果没有及时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采取及时的防控措施,很可能会导致这些人群出现基础骨量积累减少,骨量流失过多,过早出现骨质疏松。而等到出现疼痛、脊柱变形和骨折等情况后,就已经错过了骨质疏松症防治的最有利时机。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 2017 年启动的“健康骨骼”专项行动,倡导对于骨质疏松要早诊早治, 要及早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和低骨量人群,并及时进行个性化健康干预,积极倡导居民养成均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常晒太阳等健康生活方式。这些都是中青年骨质疏松的防治核心。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医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标2011022800010号 浙ICP备15041147号-1 浙ICP备15041147号-2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