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了解医院最新资讯

“三伏贴”的误区

作者:预防保健科 来源:预防保健科 发布时间:2021/7/30 10:40:56

误区一:看到水疱就打退堂鼓

典型案例:一位25岁的女性为治疗过敏性鼻炎,第一次贴敷后,后背贴敷处起了三四个水疱,吓得不敢继续治疗。

专家点评:伏天膏有一定的刺激性,皮肤比较敏感的确容易出现水疱或溃烂,可以涂抹适量紫药水,保持患处干燥,不必惊慌害怕。

误区二:用“三伏贴”代替日常治疗

典型案例:一位70岁的老奶奶去年冬天颈椎病发作疼痛,一直忍到今年三伏天才治。经医生检查,病情已很严重,三伏贴并不能完全解除病痛。

专家点评:三伏贴不能代替日常治疗。而对于老年心血管病,通过冬病夏治并不能将慢性病完全根治,脱离日常药物,而是让这些患者减少发作危险,但并不能代替西药。

误区三:见好就收,缺少坚持

典型案例:5岁男孩,患有哮喘,前年贴敷过,效果不错,去年没有坚持,结果今年又发作了。

专家点评:三伏贴可以达到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但是一般都是要连续贴敷三个夏天才会巩固疗效。

误区四:三伏贴影响洗澡

三伏贴一般贴6-8个小时,小孩贴2—4小时就可撕掉,可以放心洗澡,但一定要用温水,这样才不会影响疗效 

三伏贴的误区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医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标2011022800010号 浙ICP备15041147号-1 浙ICP备15041147号-2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