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溃疡病是一种多种因素相关的复杂疾病。中国约92.6&b的溃疡病患者罹患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引起的溃疡病也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但也有研究表明约30&b-65&b的溃疡病是由精神压力引起的。胃溃疡与人的心理因素高度相关,因此对它的治疗与预防需要考虑到人的心理状况。
胃溃疡与情绪、压力和变化有关
短时间内经历过较多应激性生活事件的人比普通人有更多患病的机会,尤其是胃溃疡。这些应激既包括像结婚、升迁、搬家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喜事,也包括像受惩罚、丢钱、生重病、亲人死亡这些消极的生活事件。它们都使人被迫做出改变,因此都对人的躯体构成一定消极影响,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因此,胃溃疡也与人们的职业有关系。那些需要不停地适应新的变化的工种,如驾驶员、警察、管理者、记者、急诊科医生等患胃溃疡的比例更大。临床研究表明,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比饮食不规律对胃所造成的影响要大得多,因为前者需要人不停地调动情绪,情绪的改变直接影响了胃部功能的改变。
胃溃疡与性格、家庭环境有关
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那些性格内向、压抑、易紧张、好克制的人,在遇到压力时不容易排解情绪,却更多地依靠抽烟、喝酒来缓解紧张,更容易出问题。
幽门螺杆菌伺机作案
任何损害因素增强(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护因素减弱(药物、压力)都有可能导致胃溃疡的发生。不同的病因之间存在交叉,即很多病人并不是由单一的病因,而是在多种致病因素重叠影响之下患病的。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性格和精神压力等因素都与溃疡病有关,甚至有人将溃疡病列为一种身心疾病,也就是说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躯体疾病。这些因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或精神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而更增加了溃疡病的风险。
胃溃疡的辅助治疗
目前,医学界对胃溃疡的发生机制有一个共识,普遍认为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会影响人体激素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而神经、内分泌、免疫机制的改变会直接引起人体器官发生器质性改变。因此,胃溃疡病人平时应注意心理健康,以预防和抵制病情的发生、发展。
心理医生常用认知疗法来帮助溃疡病人重新看待生活中的压力。压力作为一种客观刺激,最终将变成一种动力,还是变成一种负性刺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对压力的认识。认知疗法能够帮助人们化压力为动力,将消极因素化为积极因素,从而减少对机体的危害。
溃疡病是一种多种因素相关的复杂疾病,除了药物治疗,不应忽视来自精神上的因素,注意及时合理调节工作及生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