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定量分析的发展经历了一段长期的过程:1960年代以前是人工免疫检测阶段;1960-70年代为非标记免疫发展阶段;1970-80年代免疫分析新项目不断产生进入放射标记免疫发展阶段;1980-90年代免疫检测逐渐常规化进入荧光免疫发展阶段;随后进入检测原理发展阶段,应用了化学发光、电化学发光原理,在1990-2000年这段期间标记免疫检测原理日臻成熟;在2000-2003年迎来了免疫自动化发展阶段,免疫分析技术的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是临检领域继生化全自动分析时期的又一个标志性的重要阶段。其推动力源自一些大型实验室在免疫检测应用方面的进一步拓展和规模化,对免疫分析系统的检测速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院原来使用的免疫分析系统是雅培的i2000SR,正好与我院的生化分析仪轨道式组合来配套使用。由于我院业务量的增加,目前这台已经满足不了临床的需求了,因而我们新引进了一台检测速度最大可达400测试/小时的贝克曼的实验室免疫检测的自动化UniCel™DxI 800 AccessUniCel™DxI 800 Access免疫分析系统是一种体外诊断设备,用于人体体液各成分浓度的定量、半定量或者定性分析。其检测速度每小时400测试,典型检测速度:250-350测试/小时,每小时可在线处理320个样品。其检测原理:微粒子酶促化学发光,标记底物:金刚烷AMPPD。
Access系统采用磁性微粒作为固相载体,以碱性磷酸酶作为发光剂,固相载体的应用扩大了测定的范围。以竞争法、夹心法等免疫测定方法为基础。试剂包装采用特殊的设计,每个试剂包有5个小室分别把不同的试剂分开,减少了交叉污染,保证了检测质量。
⑴、抗原抗体结合:将包被单克隆抗体的顺磁性微粒和待测标本加入反应管中,标本中的抗原与微粒子表面的抗体结合,再加入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体,经温育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抗原-酶标记抗体复合物。
⑵、洗涤、分离:在电磁场中进行3次洗涤,很快将未结合的多余抗原和酶标记抗体洗去。
⑶、加入底物AMPPD发光剂:AMPPD被结合在磁性粒子表面的碱性磷酸酶的催化下迅速去磷酸基因,生成不稳定的中介体AMPD。AMPD很快分解,从高能激发态回到低能量的稳定态,同时发射出光子,这种化学发光持续而稳定,可达数小时之久。通过光量子阅读系统记录发光强度,并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出待测抗原的浓度。
Access系统采用分立一体化整系统的专利设计的4个进样通道,这样保证了
1.加快进样速度,减少样品的机上滞留时间;
2.任何一个进样通道出现故障,不影响其他通道的进样操作,提供了整系统操作的灵活性;
3.根据需要可以任意指定某个通道用于特定检测的进样,以保证整系统的流程优化;
4.可以独立的对任何一个进样通道进行配件更换或维修。
Access系统采用了专利的三类定点分检传送系统,通过空气压力提取和放置反应杯,减少了样品取放过程中的震荡,防止出现样品泼溅,增加了操作的准确度和安全性。此外,特定的传感器可以自动确认指定位置上的反应杯类型,保证了分检的准确性。其传送系统改变了传统的机械传送带装置,用穿梭机在三维的经纬方向上运行,使得传送线路更加简捷,避免了机械传送带来的常见故障。它还采用机上样品预分杯专利技术,5分钟之内就可以完成样品预分杯,此后样品架就可以用于其他系统的项目检测,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样品的机上滞留时间,加快了样品架的传送速度;另一方面,系统可使用预分杯样品进行重检和加检新项目,或者根据检测结果自动进行反射检测,而不需要再搜索原样品管,大大优化了自动化流程。
总体来讲这台机器检测速度快,而且具备自动运行动能,急诊分析时间为15分钟(原来的18分钟),可以不停机随意添加消耗品,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也给操作人员来带了便利,保养时间缩短,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一性;能够为临床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