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董飞侠
来源:肾病科
发布时间:2009/6/23 8:50:55
张大妈近一年来因为女儿婚姻的问题,反复与女儿吵架。谁知道,张大妈在多次吵架后,虽然心情不好,但是张大妈的胃口非但没有坏,反而大的惊人,并且伴有多饮、多尿。张大妈觉得有点不对劲,于是就到医院看医生,医生看完张大妈的病情就给张大妈验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经过检查血糖给其他检查,医生诊断张大妈患有2型糖尿病。张大妈纳闷不解,原来好好的,怎么和女儿吵架生完气就患了糖尿病。其实,科学研究最新发现,不良情绪和精神因素也是糖尿病的重要致病“无凶”。糖尿病的发病病理在于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不足或相对不足。胰岛素分泌的多少除了受有关内分泌激素和血糖等因素的调节外,还直接受植物神经功能的影响。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情绪时,交感神经兴奋,会直接抑制胰岛素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会促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也间接地抑制了胰岛素分泌。如果这种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则可能引起胰岛β细胞的功能障碍,使胰岛素分泌不足的倾向被最终固定,进而导致糖尿病。
要说明的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因不良情绪诱发糖尿病,不良情绪因素对胰岛素分泌的影响,对中老年人更为明显;再者,也不是一般的不良情绪就能导致糖尿病,只有这种情绪反复刺激、持久作用于机体时,才有可能诱发糖尿病。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要经常保持情绪稳定,乐观豁达,不患得患失,适当控制情绪,减少妄想及激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一切忧虑、悲伤、烦恼、焦急等不良刺激及精神紧张和疲劳可使血糖升高,因此,应尽可能保持性情开朗,情绪稳定,避免大喜和盛怒,这是保证血糖稳定的重要因素。
热点新闻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医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标2011022800010号 浙ICP备15041147号-1 浙ICP备15041147号-2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