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了解医院最新资讯

人血白蛋白市场供应现状

作者:黄笑夏 来源:药剂科 发布时间:2008/6/20 5:46:06

      人血白蛋白是一种急救用药,俗称“救命药”,在临床上常用于失血创伤和烧伤等引起的休克、脑水肿,预防和治疗循环血容量减少,以及肝硬化、肾病等引起的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等危重病症的治疗等,也是国家进行严格监管的生物药品。

      今年1月26日国家发改委下调人血白蛋白的最高零售价后,全国各医院人血白蛋白十分紧缺。各地医院即开始出现药品供应紧张状况。医院药剂科只能到处求厂家卖一点儿,医药公司一到货就被一抢而光,而且条件是必须搭售静脉丙球。人血白蛋白为什么会如此紧缺?从2006年开始,国家对单采血浆站进行改制工作,一些管理不完善的血站被关闭,有些单采血浆站生产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全国采浆量一路下滑。人血白蛋白的生产原料——血浆在几个月内急剧减少,有许多具有合法资质的生物制品研究所,因血浆源短缺已经停产白蛋白。正常情况下,全国血浆供应量为4200吨左右,但今年血浆供应量将减少1000吨左右。与此同时,血浆价格也由原来的25万元/吨涨到目前的35万元/吨左右,有的价格甚至高达40 万元/吨。今年3月,药监局印发2007年血液制品疫苗生产整顿实施方案。针对当前血液制品、疫苗生产中存在的血浆来源合法性、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和销售等问题,决定开展血液制品、疫苗生产的整顿工作。在国家有关部门综合整治后,我国血液制品市场秩序将进一步好转,由一系列整顿政策而导致的人血白蛋白紧俏的局面将会缓解。
另一方面,在白蛋白的使用上也确实存在一些误区,许多人将医疗上常用的白蛋白制剂当作营养品使用,认为白蛋白营养丰富,可以防病治病、增强体质,一旦觉得自己体质虚弱、精神不振或有其他不适时,便要求医生为自己输注白蛋白。实际上,临床上使用白蛋白要掌握严格的适应症,把它当成包医百病的万能药或补品是不对的。夸大白蛋白作用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误区一:增强机体免疫力
       静脉丙球的药理作用:本品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另外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和独特型抗体能形成复杂的免疫网络,所以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经静脉输注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
白蛋白与免疫球蛋白分属不同种类的蛋白,球蛋白与机体的各种免疫功能息息相关,而白蛋白并不参与机体抗体的形成,增强机体免疫力纯属无稽之谈。并且在大剂量输注时,白蛋白制剂中的若干生理活性物质,偶有可能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误区二:提供丰富营养
对于正常人来说,应用白蛋白补充营养与吃普通高蛋白食品并没有什么差别,过多应用反而弊多利少。因为白蛋白不仅缺乏一些人体必须的氨基酸,而且白蛋白输入人体分解后,再利用率相当低,并可能促进自身原有白蛋白的分解。美国联合保健联盟(UHC)标准也指出“对于需要营养支持的病人来说,白蛋白不能作为蛋白质的补充来源”。
  误区三:广泛用于各种危重病人的救治
  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白蛋白的使用对危重病人的救治具有明显作用,仅在一些脑梗塞的实验研究中提示可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应用白蛋白并不能改善疾病的预后,而现在很多医生或患者家属把白蛋白作为一种万能药用到各种危重病人身上,不但增加了额外的医疗支出,甚至可能加重病情,得不偿失。
      白蛋白作为药品,应用应由医生掌握,没有医嘱不能擅自使用。对白蛋白有严重过敏史、高血压患者、急性心脏病患者、正常血容量及高血容量的心力衰竭患者、严重贫血患者、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白蛋白都是禁用或慎用的。千万不要因为盲从而踏进滥用的陷阱里,否则失去的不仅仅是金钱,还有您的健康。人血白蛋白为血液制品,其来源有限,价格昂贵,因此在临床使用上应走出白蛋白使用误区,应慎重,切忌滥用。
版权所有:温州市中医院 Copyright (C) 2005-2012 www.wzszy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WWS标2011022800010号 浙ICP备15041147号-1 浙ICP备15041147号-2 技术支持:联科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