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方旭从2013年10月进入温州市中医院工作,在景山院区不到三周时间就被临时借调到基建科从事六虹桥院区二期工程的前期审批和征地手续。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开公车就用了18000元的油卡,他经常是白天开公车在审批行政中心、两区两街道三村委(鹿城区南汇街道德政村和葡萄村、瓯海区新桥街道高翔村)跑,晚上在家赶材料报告,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在外办理审批事项经常要忍气吞声,求人办事总要低人一头,好话说尽。
工作上他始终服从医院管理,2016年因景山行政后勤缺人,被调回景山综合办。在平凡的岗位上,埋头苦干、探索创新,背后有他家人的付出和支持,家庭不用他操心,工作就成了他快乐的源泉,实现了个人价值,生活也因此发出光彩!当他看到医院保安为了景山院区生活用水的需求,每天要从景山东门牌坊边的水泵房到百草园顶上的水池(相距600余米山路)上下跑两次,夏季百草园上山路经常有眼镜蛇出没,还经常出现病区断水和水池水满出来的情况。他既担心保安安全,又心疼水资源的浪费。在他心里总是想着怎样才能改善这种因地理位置带来的人力供水模式?还经常有患者因缺水反馈意见,院区供水保障的事情就刻在了他的心里。2017年7月他团结景山后勤同事通过专业知识一起探讨如何采用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的方案措施来改造,然后跟同事们一起冒着炎热和蚊子叮咬自己动手施工,将淘宝上买的全自动打水控制系统(145元)经过改良,并通过220V转24V控制线路电压进行上下传输联动,确保设施运行正常又做到了用电安全,真正实现了全自动、水位显示、缺水报警的智能化供水模式。使用至今两年多时间未发生过缺水现象(除自来水公司停水外)。
作为党员,他始终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尽管景山院区硬件设施陈旧,以老年人居多的康复患者,但他仍在忙里偷闲,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根据康复患者“一人一轮椅”的特点和景山公园上地理位置不便的条件,他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后勤维修人员利用午休或空闲时间给患者提供私人轮椅免费维修服务。紧下螺丝、修个刹车、换个轮胎就是这些举手之劳的小事,却极大地方便了患者家属,同时也提高了患者住院满意度。他还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项活动并献言献策,每逢抗台必定加班值夜,他始终坚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为营造宁静温馨、患者满意的医院氛围,细心展开精细化管理工作,为临床服务、为患者服务、为社会服务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